- 武字子卿,少以父任,兄弟并为郎
- 〔少以父任,兄弟并为郎:年轻时,凭借父亲职位 的关系而被任用,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。 依汉朝制度,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 子弟一人做郎官。并,都。郎,官名,汉代专指皇 帝的侍从官。〕 ,稍迁至栘中厩监
- [ 稍迁至(yí)中厩监:渐渐升到中厩监。稍,渐渐。中厩,汉有园,其中的马厩称“中厩”。监,管事的官员。 ] 。
- 苏武字子卿
- [武,字子卿:苏武的传是附在父亲苏建的传后面的,所以这里不再写明他的姓。 ] ,年轻时,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,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。
- 时汉连伐胡
- [胡:这里指匈奴。 ] ,数通使相窥观
- 〔数通使相窥观:屡次互派使者窥探观察(对方的 情况)。通使,互派使者。〕 。
- 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,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,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。
- 匈奴留汉使郭吉、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
- 〔十余辈:十几批。〕 ,匈奴使来,汉亦留之以相当
- 〔相当:相抵。〕 。
-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、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,匈奴使节前来,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。
- 天汉元年
- 〔天汉元年:公元前100年。天汉,汉武帝年号 (前100—前97)。〕 ,且鞮侯单于
- [且(jūdī)侯单(chán)于:曾被封为且侯的单于。单于,匈奴的最高首领。 ] 初立,恐汉袭之,乃曰:
- 天汉元年,且鞮刚刚立为单于,唯恐受到汉的袭击,于是说:“
- 「「汉天子我丈人行也
- 〔汉天子我丈人行(háng)也:汉天子是我的长辈。 丈人,对长辈的尊称。行,辈。〕 。
- 汉皇帝,是我的长辈。”
- 」」尽归汉使路充国等。
-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。
- 武帝嘉其义
- 〔嘉其义: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。义,做事 合乎情理。〕 ,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
- 〔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:(武 帝)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(出使匈奴), 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。节,旄(máo)节,以 竹为杆,上缀以牦牛尾,是使者所持的凭证。〕 ,因厚赂
- 〔厚赂:赠送丰厚的礼物。〕 单于,答其善意。
-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,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,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,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,以答谢他的好意。
-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
- 〔假吏: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。〕 常惠等募士
- [ 士:士卒。 ] 斥候
- 〔斥候:侦察兵。〕 百余人俱。
-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,加上招募来的士卒、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。
- 既至匈奴,置币遗单于
- 〔置币遗(wèi)单于:备办了一些财物送给单于。〕 ;
- 已经到了匈奴那里,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。
- 单于益
- [益:渐渐。 ] 骄,非汉所望也
- 〔非汉所望也:不是汉朝所期望的。〕 。
- 单于渐渐倨傲,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。
- 方欲发使送武等
- 〔方欲发使送武等:(匈奴)正要派遣使者送苏武等 人(返汉)。〕 ,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
- 〔会缑(gōu)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:适逢匈 奴国内的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。缑 王,匈奴的一个亲王。长水虞常,指汉朝投降匈 奴的原长水校尉虞常。〕 。
- 汉朝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,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。
- 缑王者,昆邪王
- [ 昆邪(húnyé)王:匈奴的一个亲王,其部落在今甘肃西北部。 ] 姊子也,与昆邪王俱降汉,后随浞野侯没胡中
- 〔后随浞(zhuó)野侯没胡中:后来又跟随浞野侯 陷没在匈奴中。浞野侯,汉将赵破奴的封号。太初 二年(前103),他出击匈奴,兵败投降。没,陷入 而不能脱身。〕 ,及卫律所将降者
- 〔及卫律所将降者:连同卫律所率领的那些被迫投 降匈奴的人。卫律,长水胡人,生长于汉,曾任汉 使出使匈奴,后因事株连,畏罪逃亡,投降匈奴, 封为丁灵(匈奴的一个部落)王,成为单于的亲 信。将,率领。〕 ,阴相与谋,劫单于母阏氏归汉
- [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(yānzhī)归汉: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。阏氏,匈奴单于正妻的称号。 ] 。
-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,与昆邪王一起降汉,后来又跟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,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中,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。
- 会武等至匈奴。
- 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。
- 虞常在汉时,素与副张胜相知
- 〔相知:相熟识,有交情。〕 ,私候
- 〔私候:私下拜访。〕 胜曰:
- 虞常在汉的时候,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,私下拜访张胜,说:“
- 「「闻汉天子甚怨卫律,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
- 〔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:我虞常能为汉朝暗中用弩 弓射死他(指卫律)。〕 ,吾母与弟在汉,幸蒙其赏赐
- 〔幸蒙其赏赐: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。幸,希望。 蒙,蒙受得到。〕 。
- 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,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,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,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。”
- 」」张胜许之,以货物
- 〔货物:财物。〕 与常。
- 张胜许诺了他,把财物送给了虞常。
- 后月余,单于出猎,独阏氏子弟在
- 〔独阏氏子弟在:只有阏氏和王室的子弟在家。〕 。
- 一个多月后,单于外出打猎,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。
-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
- [ 发:发动,动手。 ] ,其一人夜亡
- [亡:逃跑。 ] 告
- [ 告:告发。 ] 之。
- 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,其中一人夜晚逃走,告发了这件事。
-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,缑王等皆死,虞常生得
- 〔生得:指被活捉。〕 。
- 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,缑王等都战死,虞常被活捉。
-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
- 〔治其事:审理这个案件。〕 。
-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。
- 张胜闻之,恐前语发
- 〔恐前语发:担心以前(与虞常)的谈话泄露。发, 暴露泄露。〕 ,以状语武
- 〔以状语武:把情况告诉苏武。状,情状情况。〕 。
-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,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,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。
- 武曰:
- 苏武说:“
- 「「事如此,此必
- [ 及:牵连。 ] 及我,见犯乃死,重负国
- 〔见犯乃死,重(zhòng)负国:等到被(匈奴)侮 辱以后才死,更加对不起国家。见犯,指受到侮 辱。重,更加。〕 !
-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,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,受到侮辱才去死,更对不起国家!”
- 」」欲自杀,胜惠共止之。
- 因此想自杀,张胜、常惠一起制止了他。
- 虞常果引张胜。
- 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。
- 单于怒,召诸贵人
- 〔贵人:指贵族大臣。〕 议,欲杀汉使者。
- 单于大怒,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,想杀掉汉使者。
- 左伊秩訾
- 〔左伊秩訾(zī):匈奴王号。〕 曰:
- 左伊秩訾说:“
- 「「即谋单于,何以复加
- 〔即谋单于,何以复加:假使谋杀单于,又该用什 么更重的处罚呢?意思是,因为密谋劫持阏氏杀 掉卫律就把汉使处死,处罚太重。〕 ?
- 假如是谋杀单于,又该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?
- 宜皆降之
- 〔宜皆降之:应该让
- 〔让:责备。〕 他们都投降。降,使动用法, 使……投降。〕。
- 应当都叫他们投降。”
- 」」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
- 〔受辞:听取供词。〕 。
-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。
- 武谓惠等:
- 苏武对常惠说:“
- 「「屈节辱命
- 〔屈节辱命:污损了节操,辜负了使命。〕 ,虽生何面目以归汉?
- 丧失气节、玷辱使命,即使活着,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!”
- 」」引佩刀自刺。
- 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。
- 卫律惊,自抱持武。
- 卫律大吃一惊,亲自抱住、扶好苏武。
- 驰召医,凿地为坎
- 〔坎:坑。 #0〕 ,置煴火
- 〔煴(yūn)火:没有火焰的微火。〕 ,覆武其上,蹈
- 〔蹈:同“搯(tāo)”,叩击,拍打。一说当作 “焰”,熏。〕 其背,以出血。
- 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,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,在坑中点燃微火,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,轻敲他的背部,让淤血流出来。
- 武气绝,半日复息
- 〔复息:又能呼吸。〕 。
- 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,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。
- 惠等哭,舆
- 〔舆:车,这里用作动词,用车载送。〕 归营。
- 常惠等人哭泣着,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。
- 单于壮其节,朝夕遣人候问
- 〔候问:问候。〕 武,而收系
- 〔收系:逮捕监禁。〕 张胜。
- 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,早晚派人探望、问候苏武,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。
- 武益愈
- 〔益愈:渐渐痊愈。〕 。
-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。
- 单于使使晓武
- 〔使使晓武:派使者通知苏武。〕 ,会论虞常
- 〔会论虞常:会同判定虞常的罪。论,判罪。〕 ,欲因此时降武。
- 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,一起来审处虞常,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。
- 剑斩虞常已,律曰:
- 剑斩虞常后,卫律说:“
- 「「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
- 〔近臣:亲近之臣。这里是卫律自指。〕 ,当死
- 〔当死:判处死罪。当,判处。〕 ;
- 汉使张胜,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,判处死罪。
- 单于募降者,赦罪。
- 单于招降的人,赦免他们的罪。”
- 」」举剑欲击之,胜请降。
- 举剑要击杀张胜,张胜请求投降。
- 律谓武曰:
- 卫律对苏武说:“
- 「「副有罪,当相坐。
- 副使有罪,应该连坐到你。”
- 」」武曰:
- 苏武说:“
- 「「本无谋
- 〔本无谋:本来没有参与谋划。〕 ,又非亲属,何谓相坐
- 〔何谓相坐:说什么连坐(治罪)?〕 ?
- 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,又不是他的亲属,怎么谈得上连坐?”
- 」」复举剑拟之
- 〔拟之:向苏武比画着要杀他。拟,比画。〕 ,武不动。
- 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,苏武岿然不动。
- 律曰:
- 卫律说:“
- 「「苏君,律前负汉归匈奴,幸蒙大恩,赐号称王,拥众数万,马畜弥山,富贵如此。
- 苏君,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,归顺匈奴,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,赐我爵号,让我称王,拥有奴隶数万、马和其他牲畜满山,如此富贵!
- 苏君今日降,明日复然。
- 苏君你今日投降,明日也是这样。
- 空以身膏草野
- 〔空以身膏(gào)草野:白白地拿身体给荒野做肥 料。膏,滋润。膏草野,滋润荒野,也就是做肥料 的意思。〕 ,谁复知之?
- 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,又有谁知道你呢!”
- 」」武不应。
- 苏武毫无反应。
- 律曰:
- 卫律说:“
- 「「君因我降
- 〔君因我降:你通过我投降。〕 ,与君为兄弟;
- 你通过我而投降,我与你结为兄弟;
- 今不听吾计,后虽复欲见我,尚可得乎?
- 今天不听我的安排,以后再想见我,还能得到机会吗?”
- 」」武骂律曰:
- 苏武痛骂卫律说:“
- 「「汝为人臣子,不顾恩义,畔主背亲
- 〔畔主背亲:背叛主上,背弃双亲。畔,同“叛”。〕 ,为降虏于蛮夷
- 〔为降虏于蛮夷:在异族那里做俘虏。蛮夷,古代 指边远地区的民族。〕 ,何以女为见?
- 你做人家的臣下,不顾及恩德义理,背叛皇上、抛弃亲人,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,我为什么要见你!
- 且单于信女,使决人死生,不平心持正,反欲斗两主观祸败。
- 况且单于信任你,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,而你却居心不平,不主持公道,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,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!
- 南越杀汉使者,屠为九郡;
- 南越王杀汉使者,结果九郡被平定。
- 宛王杀汉使者,头县北阙;
- 宛王杀汉使者,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。
- 朝鲜杀汉使者,即时诛灭。
- 朝鲜王杀汉使者,随即被讨平。
- 独匈奴未耳。
- 唯独匈奴未受惩罚。
- 若知我不降明
- 〔若知我不降明: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。若,你。〕 ,欲令两国相攻,匈奴之祸,从我始矣
- 〔匈奴之祸,从我始矣:匈奴的灾难,就要从(杀 死)我苏武开始了。〕 !
- 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,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,匈奴的灾祸,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!”
- 」」律知武终不可胁
- 〔不可胁:不可威逼而致屈服。〕 ,白单于。
-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,报告了单于。
- 单于愈益欲降之。
-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。
- 乃幽
- 〔幽:囚禁。〕 武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
- 〔绝不饮食:断绝供应,不给他喝的吃的。〕 。
- 就把苏武囚禁起来,放在大地穴里面,断绝供应,不给他喝的、吃的。
- 天雨雪
- 〔雨(yù)雪:下雪。雨,动词,下。〕 。
- 天下雪。
- 武卧,啮
- 〔啮(niè):咬,嚼。〕 雪与旃毛并咽之
- 〔与旃(zhān)毛并咽之:同毡毛一起吞下去。旃, 同“毡”,毛织的毡毯。〕 ,数日不死。
- 苏武卧着嚼雪,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,几日不死。
- 匈奴以为神,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。
- 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,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,让他放牧公羊。
- 羝乳,乃得归。
- 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。
- 别其官属常惠等,各置他所。
- 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,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。
- 武既至海上,廪食不至
- 〔廪食不至:官府发给的粮食不来。这是指匈奴断 绝了苏武的粮食供应。〕 ,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。
-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,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,掘野鼠、收草实来吃。
- 杖汉节牧羊
- 〔杖汉节牧羊: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。杖,执拄。〕 ,卧起操持,节旄尽落
- 〔节旄尽落:旄节上牦尾全部脱落。〕 。
- 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,睡觉、起来都拿着,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。
- 积五、六年,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。
- 一共过了五、六年,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。
- 武能网
- 〔网:结网。一说,“网”前应有一“结”字。〕 纺缴
- 〔纺缴(zhuó):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。〕 ,檠
- 〔檠(qíng):矫正弓弩的工具,这里用作动词,用 檠矫正(弓弩)。〕 弓弩,于靬王爱之,给其衣食。
- 苏武擅长结网和纺制系在箭尾的丝绳,矫正弓弩,於靬王颇器重他,供给他衣服、食品。
- 三岁余,王病,赐武马畜、服匿
- 〔服匿:盛酒酪的器皿。〕 、穹庐。
- 三年多过后,於靬王得病,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、盛酒酪的瓦器、圆顶的毡帐篷。
- 王死后,人众徙去。
- 王死后,他的部下也都迁离。
- 其冬,丁令
- 〔丁令(líng):即丁灵,匈奴族的一支。卫律被封 为丁灵王。丁令盗武牛羊,应是他所指使。〕 盗武牛羊,武复穷厄
- 〔穷厄:困顿。〕 。
- 这年冬天,丁令部落盗去了苏武的牛羊,苏武又陷入穷困。
- 初,武与李陵俱为侍中
- 〔武与李陵俱为侍中:苏武与李陵都做皇帝的侍从。 李陵,字少卿,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,汉武帝时为 骑都尉。天汉二年(前99),兵败投降匈奴。侍中, 汉代在其本官职外的加官。〕 。
- 当初,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。
- 武使匈奴明年,陵降,不敢求武。
-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,李陵投降匈奴,不敢访求苏武。
- 久之,单于使陵至海上,为武置酒设乐。
- 时间一久,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,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。
- 因谓武曰:
- 李陵趁机对苏武说:“
- 「「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,故使陵来说足下,虚心欲相待
- 〔虚心欲相待:一心向往,想以礼相待。〕 。
- 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,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,愿谦诚地相待你。
- 终不得归汉,空自苦亡人之地
- 〔空自苦亡(wú)人之地: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 地方受苦。亡,同“无”。〕 ,信义安所见乎
- 〔信义安所见乎:(您对汉朝的)信义又能在哪里 显示呢?意思是,有谁知道您的信义呢?见,同 “现”。〕 ?
- 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,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,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?
- 前长君为奉车
- 〔前长君为奉车:前些时候您的大哥做奉车都尉。 长君,指苏武的大哥苏嘉。奉车,奉车都尉,皇帝 出行时的侍从,掌管皇帝的车驾。〕 ,从至雍棫阳宫
- 〔从至雍棫(yù)阳宫: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 去。雍,在今陕西凤翔南。棫阳宫,本是秦宫。〕 ,扶辇下除
- 〔扶辇下除: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。除,是门与 屏(今所谓照壁)之间的通道。〕 ,触柱,折辕,劾大不敬
- 〔劾(hé)大不敬:被判决为“大不敬”。劾,判决。〕 ,伏剑自刎,赐钱二百万以葬。
- 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,跟随皇上到雍棫阳宫,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,碰到柱子,折断了车辕,被定为大不敬的罪,用剑自杀了,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。
-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,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
- 〔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:一个骑马的宦官和黄门驸 马抢着上船。宦骑,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。黄门 驸马,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。〕 ,推堕驸马河中,溺死,宦骑亡。
- 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,骑着马的宦官与宫中掌管车辇马匹的官争船,宫中掌管车辇马匹的官被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,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。
- 诏使孺卿逐捕。
- 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。
- 不得,惶恐饮药而死。
- 他抓不到,因害怕而服毒自杀。
-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
- 〔太夫人已不幸:您的母亲已去世。太夫人,称苏 武的母亲。不幸,对去世的委婉说法。〕 ,陵送葬至阳陵
- 〔阳陵:县名,在今陕西咸阳东。〕 。
- 我离开长安的时候,你的母亲已去世,我送葬到阳陵。
- 子卿妇年少,闻已更嫁
- 〔更(gēng)嫁:改嫁。〕 矣。
- 你的夫人年纪还轻,听说已改嫁了。
- 独有女弟
- 〔女弟:妹妹。〕 二人,两女一男
- 〔两女一男:指苏武的三个孩子。〕 ,今复十余年,存亡不可知。
- 家中只有两个妹妹,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,如今又过了十多年,生死不知。
- 人生如朝露,何久自苦如此?
- 人生像早晨的露水,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!
- 陵始降时,忽忽如狂,自痛负汉
- 〔忽忽如狂,自痛负汉:精神恍惚,好像发狂一样, 痛心自己对不起汉朝。〕 ;
- 我刚投降时,精神恍惚,几乎要发狂,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。
- 加以老母系保宫
- 〔系保宫:关押在保宫。保宫,汉代囚禁犯罪大臣 及其眷属的处所。 #0〕 。
- 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。
- 子卿不欲降,何以过陵
- 〔子卿不欲降,何以过陵:您不肯投降的心情,怎 能超过(当时的)我?〕 ?
- 你不想投降的心情,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!
- 且陛下春秋高
- 〔春秋高:年纪老。〕 ,法令亡常
- 〔法令亡常:法令没有定规。〕 ,大臣亡罪夷灭
- 〔夷灭:诛灭,这里指全家杀尽。〕 者数十家,安危不可知。
- 并且皇上年纪大了,法令随时变更,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,安危不可预料。
- 子卿尚复谁为乎
- 〔尚复谁为乎:还为谁(守节)呢?〕 ?
- 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?
- 愿听陵计,勿复有云
- 〔勿复有云:不要再说什么了。〕 !
- 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,不要再说什么了!”
- 」」武曰:
- 苏武说:“
- 「「武父子亡功德,皆为陛下所成就
- 〔成就:栽培,提拔。〕 ,位列将
- 〔位列将:官职升到列将。列将,一般将军的总 称。苏武的父亲苏建伐匈奴有功,封为游击将军 右将军。〕 ,爵通侯
- 〔爵通侯:爵位封为通侯。通侯,爵位名。秦代置 爵二十级,最高一级叫彻侯。汉朝继承秦制,后因 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。苏建封为平陵侯。〕 ,兄弟亲近
- 〔兄弟亲近: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亲近之臣。苏武 的大哥苏嘉做过奉车都尉,弟弟苏贤做过骑都尉, 苏武出使前做过郎,都是皇帝的侍从官。〕 ,常愿肝脑涂地
- 〔肝脑涂地:形容死亡的惨状,这里指以身许国。〕 。
- 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,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,官职升到列将,爵位封为通侯,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,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。
- 今得杀身自效
- 〔自效:指愿为人贡献自己的生命。效,贡献献出。〕 ,虽蒙斧钺汤镬
- 〔汤镬:煮着滚水的大锅。古代常作刑具。〕 ,诚甘乐之。
- 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,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,我也心甘情愿。
- 臣事君,犹子事父也。
- 大臣侍奉君王,就像儿子侍奉父亲。
- 子为父死,亡所恨,愿无复再言。
- 儿子为父亲而死,没有什么可遗憾的,希望你不要再说了!”
- 」」陵与武饮数日,复曰:
- 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,又说:“
- 「「子卿,壹听陵言。
- 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。”
- 」」武曰:
- 苏武说:“
- 「「自分
- 〔分(fèn):料想,断定。〕 已死久矣!
- 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!
- 王必欲降武,请毕今日之欢,效死于前
- 〔效死于前:在您面前死去。〕 !
- 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,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,让我死在你的面前!”
- 」」陵见其至诚,喟然叹曰:
- 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,慨然长叹道:“
- 「「嗟呼!
- 啊。
- 义士!
- 义士!
-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
- 〔上通于天:意思是罪行严重,无以复加。通,达。〕 !
- 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,无以复加!”
- 」」因泣下沾衿,与武决去
- 〔决去:告别离开。决,同“诀”,辞别告别。〕 。
- 于是眼泪直流,浸湿了衣襟,告别苏武而去。
- 陵恶自赐武,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。
- 李陵不好意思亲自送礼物给苏武,让他的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。
- 后陵复至北海上,语武:
-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,对苏武说:“
- 「「区脱捕得云中生口,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,曰:
- 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,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。
- 『『上崩。
- 说是皇上死了。”
- 』』」」武闻之,南乡号哭,欧血,旦夕临。
- 苏武听到这个消息,面向南放声大哭,吐血,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。
- 数月,昭帝即位。
- 汉昭帝登位。
- 数年,匈奴与汉和亲。
- 几年后,匈奴和汉达成和议。
- 汉求武等。
- 汉廷寻求苏武等人。
- 匈奴诡言武死。
- 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。
- 后汉使复至匈奴。
- 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。
- 常惠请其守者
- 〔其守者:看守他的人。〕 与俱,得夜见汉使,具自陈道
- 〔具自陈道:自己详细地陈说(这几年的情况)。具, 完全详尽。陈道,陈述说明。〕 。
- 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,在夜晚见到了汉使,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。
- 教使者谓单于言:
- 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:“
- 「「天子射上林
- 〔上林:即上林苑,皇帝游猎的场所,在长安西,方 圆三百里。〕 中,得雁足有系帛书,言武等在某泽中。
- 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,射得一只大雁,脚上系着帛书,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。”
- 」」使者大喜,如惠语以让
- 〔让:责备。〕 单于。
- 汉使者万分高兴,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。
- 单于视左右而惊,谢汉使曰:
- 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,对汉使怀有歉意的说:“
- 「「武等实在。
- 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。”
- 」」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:
- 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,说:“
- 「「今足下还归,扬名于匈奴,功显于汉室,虽古竹帛所载,丹青所画,何以过子卿!
- 今天你还归,在匈奴中扬名,在汉皇族中功绩显赫,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,图画所绘的人物,怎能超过你!
- 陵虽驽怯,令汉且贳陵罪,全其老母,使得奋大辱之积志,庶几乎曹柯之盟。
- 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,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,不杀我的老母,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,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差不多。
-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!
- 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!
- 收族陵家,为世大戮,陵尚复何顾乎?
- 逮捕杀戮我的全家,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,我还再顾念什么呢?
- 已矣!
- 算了吧。
- 令子卿知吾心耳!
- 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!
- 异域之人,壹别长绝!
- 我已成异国之人,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!”
- 」」陵起舞,歌曰:
- 李陵起舞,唱道:“
- 「「径万里兮度沙幕,为君将兮奋匈奴。
- 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,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。
- 路穷绝兮矢刃摧,士众灭兮名已隤,老母已死,虽欲报恩将安归?
- 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,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,老母已死,虽想报恩何处归!”
- 陵泣下数行,因与武决。
- 李陵的眼泪流下数行,于是同苏武永别。
- 单于召会
- 〔召会:召集会见。〕 武官属,前以降及物故
- 〔前以降及物故:除去以前已投降的和死去的。以, 同“已”。物故,死亡。〕 ,凡随武还者九人。
- 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,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,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。
- 武以始元六年
- 〔以始元六年:在始元六年(前81)。〕 春至京师,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,拜为典属国,秩中二千石,赐钱二百万,公田二顷,宅一区。
- 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,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,任命苏武做典属国,俸禄中二千石,赐钱二百万,官田二顷,住宅一处。
- 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,赐帛各二百匹。
- 常惠、徐圣、赵终根都任命为皇帝的侍卫官,赐给丝绸各二百匹。
- 其余六人,老归家,赐钱人十万,复终身。
- 其余六人,年纪大了,回家,赐钱每人十万,终身免除徭役。
- 常惠后至右将军,封列侯,自有传。
- 常惠后来做到右将军,封为列侯,他自己也有传记。
-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,始以强壮出,及还,须发尽白。
- 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,当初壮年出使,等到回来,胡须头发全都白了。
- 武来归明年,上官桀、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、盖主谋反,武子男元与安有谋,坐死。
- 苏武归汉第二年,上官桀、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、盖主谋反,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阴谋,而被处死。
- 初桀、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,数疏光过失予燕王,令上书告之。
- 起初,上官桀、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,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,使燕王上书给皇帝,告发霍光。
- 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,不降,还乃为典属国。
- 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,不投降,回到汉廷后,只做典属国。
- 大将军长史无功劳,为搜粟都尉,光颛权自恣。
- 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,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,霍光专权放肆。
- 及燕王等反诛,穷治党与,武素与桀、弘羊有旧,数为燕王所讼,子又在谋中,廷尉奏请逮捕武。
- 等到燕王等人谋反,被杀,追查处治同谋的人,苏武一向与上官桀、桑弘羊有旧交,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,替他抱不平,他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,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。
- 霍光寝其奏,免武官。
- 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,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。
- 数年,昭帝崩。
- 过了几年,昭帝死了。
- 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,赐爵关内侯,食邑三百户。
- 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,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,赐封爵位关内侯,食邑三百户。
- 久之,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,奉使不辱命,先帝以为遗言。
- 过了很久,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,出使不辱君命,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。
- 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。
- 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。
- 数进见,复为右曹典属国。
- 多次进见,又做了右曹典属国。
- 以武著节老臣,令朝朔望,号称祭酒,甚优宠之。
- 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,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,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“祭酒”,非常优宠他。
- 武所得赏赐,尽以施予昆弟故人,家不余财。
- 苏武把所得的赏赐,全部施送给弟弟苏贤和过去的邻里朋友,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。
- 皇后父平恩侯、帝舅平昌侯、乐昌侯、车骑将军韩增、丞相魏相、御史大夫丙吉,皆敬重武。
- 皇后的父亲平恩侯、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、车骑将军韩增、丞相魏相、御史大夫丙吉,都很敬重苏武。
- 武年老,子前坐事死,上闵之。
- 苏武年老了,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,皇帝怜悯他。
- 问左右:“
- 问左右的人:“
- 武在匈奴久,岂有子乎?”
- 苏武在匈奴很久,有儿子吗?”
- 武因平恩侯自白:“
- 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:“
- 前发匈奴时,胡妇适产一子通国,有声问来,原因使者致金帛赎之。”
- 以前在匈奴发配时,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,名字叫通国,有消息传来,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、丝绸,把男孩赎回来。”
- 上许焉。
- 皇帝答应了。
- 后通国随使者至,上以为郎。
- 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,皇帝让他做了郎官。
- 又以武弟子为右曹。
- 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。
- 武年八十余,神爵二年病卒。
- 苏武活到八十多岁,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。
- 甘露三年,单于始入朝。
- 宣帝甘露三年,单于开始入塞朝拜汉朝皇帝。
- 上思股肱之美,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,法其形貌,署其官爵、姓名。
- 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,便令人把他们的形体相貌画在麒麟阁上,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、爵位和姓名。
- 唯霍光不名,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,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,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,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,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,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,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,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,次曰少府梁丘贺,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,次曰典属国苏武。
- 只有霍光不注名字,以示尊崇,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,以下依次为,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,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,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,丞相高平侯魏相,丞相博阳侯丙吉,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,宗正阳城侯刘德,少府梁丘贺,太子太傅萧望之,典属国苏武。
- 皆有功德,知名当世,是以表而扬之,明著中兴辅佐,列于方叔、召虎、仲山甫焉。
- 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品德高尚,为当世人所熟知,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,明确说明他们是汉宣帝中兴的辅佐之臣,可与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方叔、召虎、仲山甫媲美。
- 凡十一人,皆有传。
- 共十一人,在《汉书》中各有传记。
- 自丞相黄霸、廷尉于定国、大司农朱邑、京兆尹张敞、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,皆以善终,著名宣帝之世,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,以此知其选矣。
- 从丞相黄霸、廷尉于定国、大司农朱邑、京兆尹张敞、右扶风尹翁归到名儒夏侯胜等,都能善始善终,扬名于宣帝之时,却不能列于名臣图中,由此可知辅佐之臣的选择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