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对照翻译:
边文礼见袁奉高,失次序。
边文礼谒见袁奉高的时候,举止失措。
奉高曰:“
袁奉高说:“
昔尧聘许由,面无怍色,先生何为颠倒衣裳?”
古时候尧请许由出来做官,许由脸上丝毫没有愧色,先生为什么弄得穿错了衣裳呢?”
文礼答曰:“
文礼回答说:“
明府初临,尧德未彰,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。”
明府您刚到任,还没有显现出像尧一样的德行,所以我才穿错了衣裳呢!”
徐孺子年九岁,尝月下戏。
徐孺子九岁时,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。
人语之曰:“
有人对他说:“
若令月中无物,当极明邪?”
如果月亮上面什么也没有,会更加明亮吧?”
徐曰:“
徐孺子说:“
不然,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无此必不明。”
不是这样,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仁,如果没有这个,就什么都看不见。”
孔文举年十岁,随父到洛。
孔文举十岁的时候,跟随他的父亲来到洛阳。
时李元礼有盛名,为司隶校尉,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。
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,任司隶校尉,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,才会通报。
文举至门,谓吏曰:“
孔文举来到他家,对掌门官说:“
我是李府君亲。”
我是李府君的亲戚。”
既通,前坐。
经通报后,入门就坐。
元礼问曰:“
元礼问道:“
君与仆有何亲?”
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?”
对曰:“
孔文举回答道:“
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,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。”
以前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,这样看来,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。”
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。
李元礼和宾客们听了,没有不感到惊异的。
太中大夫陈韪后至,人以其语语之。
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,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。
韪曰:“
陈韪说:“
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!”
小时候聪明伶俐,长大了未必出众。”
文举曰:“
文举应声说:“
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!”
您小时候,想必是很聪明的了。”
韪大踧踖。
陈韪听了,感到十分的尴尬。
孔文举有二子,大者六岁,小者五岁。
孔文举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六岁,小儿子五岁。
昼日父眠,小者床头盗酒饮之。
有一次孔文举午睡,小儿子就到床头来偷酒喝。
大儿谓曰:“
大儿子对他说:“
何以不拜?”
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?”
答曰:“
小的回答说:“
偷,那得行礼!”
偷酒喝,哪里还要行礼呢!”
孔融被收,中外惶怖。
孔融被捕,朝廷内外都很惶恐。
时融儿大者九岁,小者八岁。
当时,孔融的大儿子九岁,小儿子八岁。
二儿故琢钉戏,了无遽容。
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,一点也没有恐惧的样子。
融谓使者曰:“
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差使说:“
冀罪止于身,二儿可得全不?”
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,两个孩子能保全性命吗?”
儿徐进曰:“
这时,孔融的儿子从容地上前说:“
大人岂见覆巢之下,复有完卵乎?”
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?”
寻亦收至。
随即,两个儿子也被拘捕了。
颍川太守髡陈仲弓。
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。
客有问元方:“
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:“
府君何如?”
太守这个人怎么样?”
元方曰:“
元方说:“
高明之君也。”
是个高尚明智的人。”
“足下家君何如?”
又问,“您父亲怎么样?”
曰:“
元方说:“
忠臣孝子也。”
是个忠臣孝子。”
客曰:“
客人说:“
易称‘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
《易经》上说,‘两个人同一条心,就像一把钢刀,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;
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
同一个心思的话,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。’
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?”’
那么,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?”
元方曰:“
元方说:“
足下言何其谬也!
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!
故不相答。”
因此我不回答你。”
客曰:“
客人说:“
足下但因伛为恭不能答。”
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敬,其实是不能回答。”
元方曰:“
元方说:“
昔高宗放孝子孝己,尹吉甫放孝子伯奇,董仲舒放孝子符起。
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,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,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。
唯此三君,高明之君;
这三个做父亲的,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;
唯此三子,忠臣孝子。”
这三个做儿子的,恰恰都是忠臣孝子。”
客惭而退。
客人很羞愧,就退走了。
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,问颍川人士,慈明先及诸兄。
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阆见面时,袁阆问起颖川郡有哪些才德之士,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几位兄长。
阆笑曰:“
袁阆讥笑他说:“
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?”
才德之士只能靠亲朋故旧来扬名吗?”
慈明曰:“
慈明说:“
足下相难,依据者何经?”
您责备我,依据什么原则?”
阆曰:“
袁阆说:“
方问国士,而及诸兄,是以尤之耳。”
我刚才问国士,你却谈自己的诸位兄长,因此我才责问你呀!”
慈明曰:“
慈明说:“
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讎,以为至公。
从前祁奚在推荐人才时,对内不忽略自己的儿子,对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,人们认为他是最公正无私的。
公旦文王之诗,不论尧舜之德,而颂文武者,亲亲之义也。
周公旦作《文王》时,不去叙说远古帝王尧和舜的德政,却歌颂周文王周武王,这是符合爱亲人这一大义的。
春秋之义,内其国而外诸夏。
《春秋》记事的原则是,把本国看成亲的,把诸侯国看成疏的。
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,不为悖德乎?”
再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的人,岂不是违反了道德准则吗?”
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,正月半试鼓。
祢衡被魏武帝曹操贬为鼓吏,正巧遇上八月中大会宾客的时候要检验鼓的音节。
衡扬枹为渔阳掺檛,渊渊有金石声,四坐为之改容。
祢衡挥动鼓槌奏《渔阳掺挝》曲,鼓声深沉凝重,有金石之音,满座的人都为之动容。
孔融曰:“
孔融说:“
祢衡罪同胥靡,不能发明王之梦。”
祢衡的罪和胥靡的罪相同,只是不能让英明的君主感动。”
魏武惭而赦之。
魏武帝听了很惭愧,就赦免了祢衡。
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,故二千里候之。
南郡庞士元听说司马德操住在颖川,特意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。
至,遇德操采桑,士元从车中谓曰:“
到了那里,遇上德操正在采桑叶,土元就在车里对德操说:“
吾闻丈夫处世,当带金佩紫,焉有屈洪流之量,而执丝妇之事。”
我听说大丈夫处世,就应该做大官,办大事,哪有压抑长江大河的流量,去做蚕妇的事!”
德操曰:“
德操说:“
子且下车,子适知邪径之速,不虑失道之迷。
您姑且下车来,您只知道走小路快,却不担心迷路。
昔伯成耦耕,不慕诸侯之荣;
从前伯成宁愿回家种地,也不羡慕做诸侯的荣耀;
原宪桑枢,不易有官之宅。
原宪宁愿住在破屋里,也不愿换住达官的住宅。
何有坐则华屋,行则肥马,侍女数十,然后为奇。
哪里有住就要住在豪华的宫室里,出门就必须肥马轻车,左右要有几十个婢妾侍候,然后才算是与众不同的呢!
此乃许父所以慷慨,夷齐所以长叹。
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感慨的原因,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齐长叹的来由。
虽有窃秦之爵,千驷之富,不足贵也!”
就算有吕不韦那样的官爵,有齐景公那样的富有,也是不值得尊敬的。”
士元曰:“
士元说:“
仆生出边垂,寡见大义。
我出生在边远偏僻的地方,很少见识到大道理。
若不一叩洪钟,伐雷鼓,则不识其音响也。”
如果不叩击一下大钟雷鼓,那就不知道它的音响啊。”
刘公干以失敬罹罪,文帝问曰:“
刘桢因为失敬受到判罪,魏文帝问他:“
卿何以不谨于文宪?”
你为什么不注意法纪呢?”
桢答曰:“
刘桢回答说:
臣诚庸短,亦由陛下纲目不疏。””
臣确实平庸浅陋,但也是由于陛下法网不够稀疏。”
钟毓、钟会少有令誉。
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名声。
年十三,魏文帝闻之,语其父钟繇曰:“
钟毓十三岁时,魏文帝听说他们兄弟两,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:“
可令二子来。”
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!”
于是敕见。
于是兄弟俩奉旨觐见。
毓面有汗,帝曰:“
觐见时钟毓脸上有汗,文帝问道:“
卿面何以汗?”
你脸上为什么出汗?”
毓对曰:“
钟毓回答说:“
战战惶惶,汗出如浆。”
战战惶惶,汗出如浆。”
复问会:“
文帝又问钟会:“
卿何以不汗?”
你为什么不出汗?”
对曰:“
钟会回答说:“
战战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
战战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
钟毓兄弟小时,值父昼寝,因共偷服药酒。
钟毓兄弟俩小时候,有一次趁父亲睡午觉的时候,一块去偷药酒喝。
其父时觉,且托寐以观之。
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,一直装睡,来看他们怎么做。
毓拜而后饮,会饮而不拜。
钟毓行过礼才喝,钟会只顾喝,不行礼。
既而问毓何以拜,毓曰:“
过了一会,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,钟毓说:“
酒以成礼,不敢不拜。”
酒是完成礼仪用的,我不敢不行礼。”
又问会何以不拜,会曰:“
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,钟会说:“
偷本非礼,所以不拜。”
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,因此我不行礼。”
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。
魏明帝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住宅。
既成,自行视,谓左右曰:“
建成以后,亲自前去察看,并且问随从的人:“
馆当以何为名?”
这所住宅应该起个什么名字呢?”
侍中缪袭曰:“
侍中缪袭说:“
陛下圣思齐于哲王;
陛下的思虑和贤明的君主一样周到。
罔极过于曾闵。
报恩的孝心超过了曾参闵子骞。
此馆之兴,情钟舅氏,宜以‘渭阳’为名。”
这处府第的兴建,感情专注于舅家,应该用渭阳来做它的名字。”
何平叔云:“
何平叔说:“
服五石散,非唯治病,亦觉神明开朗。”
服食五石散,不但能够治病,还会觉得神清气爽,心情愉悦。”
嵇中散语赵景真:“
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:“
卿瞳子白黑分明,有白起之风,恨量小狭。”
你的眼睛黑白分明,有白起那样的风度,遗憾的是你的气量小了些。”
赵云:“
赵景真说:“
尺表能审玑衡之度,寸管能测往复之气;
一尺长的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,一寸长的竹管就能测量出乐音的高低。
何必在大,但问识如何耳!”
何必在乎大不大呢,只要问才智怎么样就可以了。”
司马景王东征,取上党李喜,以为从事中郎。
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,选取上党的李喜来担任中郎将。
因问喜曰:“
李喜到任时他问李喜:“
昔先公辟君不就,今孤召君,何以来?”
以前先父任用你,您不肯到任,现在我启用您,为什么愿意来呢?”
喜对曰:“
李喜回答说:“
先公以礼见待,故得以礼进退;
当年令尊以礼相待,所以我能按礼节来决定进退;
明公以法见绳,喜畏法而至耳!”
现在您用法令来限制我,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。”
邓艾口吃,语称艾艾。
邓艾说话结巴,自称时常重复说“艾…艾…”。
晋文王戏之曰:“
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:“
卿云艾艾,定是几艾?”
你老是说‘艾…艾…’,到底是几个艾?”
对曰:“
邓艾回答说:“
凤兮凤兮,故是一凤。”
‘凤兮凤兮’,其实只有一只凤呀。”
嵇中散既被诛,向子期举郡计入洛,文王引进,问曰:“
中散大夫嵇康被杀以后,向子期被郡守荐举,与上计吏一同到京都洛阳去,司马文王召见了他,问他:“
闻君有箕山之志,何以在此?”
听说您有意隐居不出,为什么到了京城?”
对曰:“
向子期回答说:“
巢、许狷介之士,不足多慕。”
巢父许由是孤高傲世的人,不值得赞扬和效仿。”
王大咨嗟。
文王听了,大为叹赏。
晋武帝始登阼,探策得“一”。
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,用蓍草占卜,得到一。
王者世数,系此多少。
要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,就在于这个数目的多少。
帝既不说,群臣失色,莫能有言者。
因为只得到一,武帝很不高兴,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,没人敢出声。
侍中裴楷进曰:“
这时,侍中裴楷进言道:“
臣闻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。”
臣听说,天得到一就清明,地得到一就安宁,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。”
帝说,群臣叹服。
武帝一听,高兴了,群臣都赞叹而且佩服裴楷。
满奋畏风。
满奋怕风。
在晋武帝坐,北窗作琉璃屏,实密似疏,奋有难色。
一次在晋武帝旁侍坐,北窗是琉璃窗,实际很严实,看起来却像透风似的,满奋就面有难色。
帝笑之。
武帝笑他。
奋答曰:“
满奋回答说:“
臣犹吴牛,见月而喘。”
臣好比是吴地的牛,看见月亮就喘起来了。”
诸葛靓在吴,于朝堂大会。
诸葛靓在吴国的时候,有一次在朝堂大会上。
孙皓问:“
孙皓问他:“
卿字仲思,为何所思?”
你字仲思,你想的是什么?”
对曰:“
诸葛靓回答说:“
在家思孝,事君思忠,朋友思信,如斯而已。”
在家想着尽孝,侍奉君主想着尽忠,和朋友交往想着诚实,如此而已!”
蔡洪赴洛,洛中人问曰:“
蔡洪到洛阳后,洛阳的人问他:“
幕府初开,群公辟命,求英奇于仄陋,采贤俊于岩穴。
官府设置不久,众公卿征召人才,要在平民百姓中寻求才华出众的人,在山林隐逸中寻访才德高深之士。
君吴楚之士,亡国之余,有何异才,而应斯举?”
先生是南方人士,亡国遗民,有什么特出才能,敢来接受这一选拔?”
蔡答曰:“
蔡洪回答说:“
夜光之珠,不必出于孟津之河;
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。
盈握之璧,不必采于昆仑之山。
满把大的壁玉,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。
大禹生于东夷,文王生于西羌,圣贤所出,何必常处。
大禹出生在东夷,周文王出生在西羌,圣贤的出生地,为什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!
昔武王伐纣,迁顽民于洛邑,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?”
从前周武王打败了殷纣,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,莫非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?”
诸名士共至洛水戏。
名土们一起到洛水边游玩。
还,乐令问王夷甫曰:“
之后,尚书令乐广问王夷甫:“
今日戏乐乎?”
今天玩得高兴吗?”
王曰:“
王夷甫说:“
裴仆射善谈名理,混混有雅致;
裴仆射擅长谈名理,滔滔不绝,意趣高雅;
张茂先论史汉,靡靡可听;
张茂先谈《史记)《汉书》,娓娓动听;
我与王安丰说延陵、子房,亦超超玄箸。”
我和王安丰谈论延陵子房,也极为奥妙,透彻,超尘拔俗。”
王武子、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。
王武子和孙子荆各自谈论自己家乡的土地出色的人物。
王云:“
王武子说:“
其地坦而平,其水淡而清,其人廉且贞。”
我的家乡土地平坦,河水淡而清,人廉洁又公正。”
孙云:“
孙子荆说:“
其山嶵巍以嵯峨,其水㳌渫而扬波,其人磊砢而英多。”
我的家乡山险峻巍峨,水浩浩荡荡,那里的人才杰出而众多。”
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。
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给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。
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,遂构兵相图。
成都王的哥哥长沙王正在京都洛阳掌管朝政,成都王于是起兵图谋讨伐他。
长沙王亲近小人,远外君子,凡在朝者,人怀危惧。
长沙王平素亲近小人,疏远君子,凡是在朝居官的,无不心中满是惶恐惊惧。
乐令既允朝望,加有婚亲,群小谗于长沙。
乐广在朝廷中很有威望,又和成都王有姻亲关系,一些小人就在长沙王面前诬陷他。
长沙尝问乐令,乐令神色自若,徐答曰:“
长沙王为这事曾经查问过乐广,乐广神色很自然,从容地回答说:“
岂以五男易一女?”
我难道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个女儿?”
由是释然,无复疑虑。
于是长沙王打消了疑虑,不再怀疑和顾虑他。
陆机诣王武子,武子前置数斛羊酪,指以示陆曰:“
陆机去拜访王武子,正好王武子跟前摆放着几斛羊奶酪,他指着羊奶酪给陆机看,问道:“
卿江东何以敌此?”
你们江南有什么名菜能和这个相比呢?”
陆云:“
陆机说:“
有千里莼羹,但未下盐豉耳!”
我们那里有千里湖出产的莼羹可以比美,只是还不必放盐豉呢!”
中朝有小儿,父病,行乞药。
西晋时,有个小孩子的父亲病了,他四处求医讨药。
主人问病,曰:“
主人问他病情,他说:“
患疟也。”
得了疟疾。”
主人曰:“
主人问:“
尊侯明德君子,何以病疟?”
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,为什么会患疟子呢?”
答曰:“
小孩儿回答说:“
来病君子,所以为疟耳。”
正因为它来祸害君子,才是疟啊!”
崔正熊诣都郡。
崔正熊去拜访大郡太守。
都郡将姓陈,问正熊:“
郡将姓陈,他问正熊:“
君去崔杼几世?”
您距离崔杼多少代?”
答曰:“
崔正熊回答说:“
民去崔杼,如明府之去陈恒。”
小民距离崔杼的世代,正像府君距离陈恒那样。”
元帝始过江,谓顾骠骑曰:“
晋元帝刚到江南的时候,对骠骑将军顾荣说道:“
寄人国土,心常怀惭。”
寄居在他人国土上,心里常常感到惭愧。”
荣跪对曰:“
顾荣跪着回答说:“
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,是以耿亳无定处,九鼎迁洛邑。
臣听说帝王把天下看成家,因此商代的君主或者迁都耿邑,或者迁都毫邑,没有固定的地方,周武王也把九鼎搬到洛邑。
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。”
希望陛下不要惦念着迁都的事。”
庾公造周伯仁。
庚亮去拜访周伯仁。
伯仁曰:“
伯仁说:“
君何所欣说而忽肥?”
您在高兴什么呢,以至于忽然胖起来了?”
庾曰:“
庾亮说:“
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?”
您又有什么忧愁的事情,以至于忽然消瘦下去?”
伯仁曰:“
伯仁说:“
吾无所忧,直是清虚日来,滓秽日去耳。”
我没有忧愁,只是清净淡泊一天天地增加,渣滓污秽一天天地远离罢了。”
过江诸人,每至美日,辄相邀新亭,藉卉饮宴。
渡江南下避难的那些人,每逢风和日丽的日子,总是互相邀约到新亭去,坐在草地上饮酒作乐。
周侯坐而叹曰:“
有一次,武城侯周颌在饮宴的中途,叹息道:“
风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异!”
这里的风景和中原没有什么不同,只是山河不一样了!”
皆相视流泪。
大家都你看我,我看你,凄然泪下。
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:“
只有丞相王导脸色变得很不高兴,说道:“
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?”
大家应该齐心协力辅佐王室,收复中原,哪里至于像囚犯似的相对流泪呢?”
卫洗马初欲渡江,形神惨悴,语左右云:“
太子洗马卫玠刚要渡江,面容憔悴,神情凄惨,对身边的人说:“
见此芒芒,不觉百端交集。
看见这茫茫大江,不不禁百感交集。
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!”
只要还有点感情,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种忧伤!”
顾司空未知名,诣王丞相。
司空顾和还没有出名的时候,去拜访丞相王导。
丞相小极,对之疲睡。
王导有点疲乏,对着他打瞌睡。
顾思所以叩会之,因谓同坐曰:“
顾和考虑着怎样才能和王导见面并请教他,便对同座的人说:“
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,保全江表,体小不安,令人喘息。”
过去常常听元公谈论王公辅佐中宗,保全了江南,现在王公贵体不太舒适,真叫人焦急不安。”
丞相因觉,谓顾曰:“
王导听见他说,便醒来了,对在座的人评论顾和说:“
此子圭璋特达,机警有锋。”
这个人才德可贵,很机警,词锋犀利。”
会稽贺生,体识清远,言行以礼。
会稽郡贺循,禀性清纯,见识高深,言语行动都合乎礼;
不徒东南之美,实为海内之秀。
他不只是东南地区的杰出人物,也是国内的优秀人才。
刘琨虽隔阂寇戎,志存本朝,谓温峤曰:“
刘琨虽然被入侵者阻隔在黄河以北,心中总不忘朝廷,他对温峤说:“
班彪识刘氏之复兴,马援知汉光之可辅。
班彪认识到刘氏王室能够复兴,马援知道汉光武帝可以辅佐。
今晋阼虽衰,天命未改。
现在晋室的国运虽然衰微,可是天命还没有改变。
吾欲立功于河北,使卿延誉于江南。
我想在黄河以北建功立业,而且想让你在江南扬名。
子其行乎?”
你大概会去吧?”
温曰:“
温峤说:“
峤虽不敏,才非昔人,明公以桓文之姿,建匡立之功,岂敢辞命!”
我虽然不聪敏,才能也比不上前辈,可是明公想用齐桓晋文那样的才智,建立救国中兴的功业,我怎么敢不受命呢!”
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。
温峤出任刘琨的使节刚到江南来。
于时江左营建始尔,纲纪未举。
这时,江南的政权建立工作刚着手,法纪还没有制定,社会秩序不稳定。
温新至,深有诸虑。
温峤初到,对这种种情况很是担忧。
既诣王丞相,陈主上幽越,社稷焚灭,山陵夷毁之酷,有黍离之痛。
接着便去拜访丞相王导,诉说晋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庙被焚烧先帝陵墓被毁坏的酷烈情况,表现出亡国的哀痛。
温忠慨深烈,言与泗俱,丞相亦与之对泣。
温峤忠诚愤慨的感情深厚激烈,边说边哭,王导也随着他一起流泪。
叙情既毕,便深自陈结,丞相亦厚相酬纳。
温峤叙述完实际情况以后,就真诚地诉说结交之意,王丞相也深情地接纳他的心愿。
既出,欢然言曰:“
出来以后,他高兴地说:“
江左自有管夷吾,此复何忧?”
江南自有管夷吾那样的人,这还担心什么呢!”
王敦兄含为光禄勋。
王敦的哥哥王含任光禄勋。
敦既逆谋,屯据南州,含委职奔姑孰。
王敦谋反以后,领兵驻扎在南州,王含就弃职投奔姑孰。
王丞相诣阙谢。
丞相王导为这事上朝谢罪。
司徒丞相扬州官僚问讯,仓卒不知何辞。
这时候,司徒丞相扬州府中的官员都来打听消息,匆忙间不知应该怎样措辞。
顾司空时为扬州别驾,援翰曰:“
司空顾和当时任扬州别驾,拿起笔来写道:“
王光禄远避流言,明公蒙尘路次,群下不宁,不审尊体起居何如?”
王光禄远远地躲开了流言,明公每天在路上风尘仆仆,下属们心里都很不安,不知贵体饮食起居怎么样?”
郗太尉拜司空,语同坐曰:“
太尉郗鉴就任司空一职,他和同座的人说:“
平生意不在多,值世故纷纭,遂至台鼎。
我平生志向不高,遇上世事纷乱,便升到三公位。
朱博翰音,实愧于怀。”
想起朱博徒有空名,内心实在有愧。”
高坐道人不作汉语,或问此意,简文曰:“
高坐和尚不说汉语,有人问起这是什么意思,晋简文帝说:“
以简应对之烦。”
因为要省去应酬的烦扰。”
周仆射雍容好仪形,诣王公,初下车,隐数人,王公含笑看之。
尚书仆射周凯举止温和从容,仪表堂堂,他去拜访王导,刚下车,就要几个人搀扶着,王导含笑看着他。
既坐,傲然啸咏。
坐下以后,旁若无人地吹奏口哨。
王公曰:“
王导说:“
卿欲希嵇阮、邪?”
你想学习嵇康阮籍吗?”
答曰:“
周凯回答说:“
何敢近舍明公,远希嵇阮!”
怎么敢舍去眼前的明公,去学习前代的嵇康阮籍!”
庾公尝入佛图,见卧佛,曰:“
庾亮曾经去过佛寺,看见卧佛,就说:“
此子疲于津梁。”
这位先生因普渡众生而疲劳了。”
于时以为名言。
当时人们把这句话看成是名言。
挚瞻曾作四郡太守,大将军户曹参军,复出作内史,年始二十九。
挚瞻曾经担任四个郡的太守和大将军户曹参军,又出任内史之职,年纪才二十九岁。
尝别王敦,敦谓瞻曰:“
曾在向大将军王敦告别之时,王敦对他说:“
卿年未三十,已为万石,亦太蚤。”
你还未满三十,就做了万石俸禄的高官,也太早了吧。”
瞻曰:“
挚瞻说:“
方于将军,少为太蚤;
和将军您相比,确实稍微早了些;
比之甘罗,已为太老。”
但是和甘罗相比,我已经太老了。”
梁国杨氏子,九岁,甚聪惠。
梁国有一家姓杨的,他的儿子才九岁,非常聪明。
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,为设果。
有一次孔君平去拜访他父亲,他父亲不在,这家便叫儿子出来,给孔君平摆上果品。
果有杨梅,孔指以示儿曰:“
果品里头有杨梅,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,说道:“
此是君家果。”
这是你家的果子。”
儿应声答曰:“
孩子应声回答说:“
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
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家禽。”
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,沈辞不受。
廷尉孔君平把一件皮衣送给堂弟孔沈,孔沈辞谢了,不肯收。
廷尉曰:“
孔君平说:“
晏平仲之俭,祠其先人,豚肩不掩豆,犹狐裘数十年,卿复何辞此?”
晏平仲那么俭省,祭祀祖先的时候,所用的小猪是那么小,伸开两只猪时也盖不满盘子,可是还穿了几十年狐皮袍子,你又为什么不肯收下这件呢!”
于是受而服之。
孔沈这才把皮衣收下来穿上。
佛图澄与诸石游,林公曰:“
佛图澄和尚同石氏诸人有交往,支道林说:“
澄以石虎为海鸥鸟。”
他把石虎当做海鸥鸟。”
谢仁祖年八岁,谢豫章将送客,尔时语已神悟,自参上流。
谢仁祖八岁的时候,他父亲豫章太守谢鲲已经领着他送客,那时他说话便显示出奇异的悟性,已经能够参与到名流的交谈之中了。
诸人咸共叹之曰:“
大家都很赞许他,说他:“
年少一坐之颜回。”
这个少年年纪虽小,也是座中的颜回。”
仁祖曰:“
谢仁祖说:“
坐无尼父,焉别颜回?”
座中如果没有孔子,怎么能识别颜回!”
陶公疾笃,都无献替之言,朝士以为恨。
陶侃病势沉重,可是有关朝廷兴利除弊官吏进退等大事,没有一句遗言,朝中官员都认为是憾事。
仁祖闻之曰:“
谢仁祖听到这事,就说:“
时无竖刁,故不贻陶公话言。”
现在没有像竖刁那样的人,所以陶公不用留下遗训。”
时贤以为德音。
当时人士认为这是有德者的话。
竺法深在简文坐,刘尹问:“
竺法深做了简文帝的座上客,在座上,丹阳尹刘惔问他:“
道人何以游朱门?”
道人为什么同达官显贵来往?”
答曰:“
竺法深回答道:“
君自见其朱门,贫道如游蓬户。”
您自己看见那是官宦人家,我却如同与贫苦人家交往一样。”
或云卞令。
有人说,不是刘惔发问,而是卞壶。
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,从猎,将其二儿俱行。
孙盛任庚亮的记室参军,一次随着质亮去打猎,并且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去。
庾公不知,忽于猎场见齐庄,时年七八岁。
庾亮本不知道,忽然在猎场看见他的次子齐庄,当时这孩子只有七八岁。
庾谓曰:“
庾亮问他说:“
君亦复来邪?”
您也来了吗?”
应声答曰:“
齐庄接口回答说:“
所谓‘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’。”
正如诗经所说的‘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
孙齐由、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,公问:“’
” 孙齐由齐庄兄弟二人,小时候去拜见庾亮。
齐由何字?”
庾亮问齐由别名是什么。
答曰:“
齐由回答说:“
字齐由。”
字齐由。”
公曰:“
又问:“
欲何齐邪?”
想向谁看齐呢?”
曰:“
齐由说:“
齐许由。”
向许由看齐。”
“齐庄何字?”
接着又问齐庄的别名是什么。
答曰:“
齐庄回答说:“
字齐庄。”
字齐庄。”
公曰:“
问他:“
欲何齐?”
想向谁看齐?”
曰:“
齐庄说:“
齐庄周。”
向庄周看齐。”
公曰:“
庾亮问:“
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?”
为什么不仰慕孔子而仰幕庄周?”
对曰:“
齐庄回答说:“
圣人生知,故难企慕。”
圣人生来就知道一切,所以很难仰慕。”
庾公大喜小儿对。
庚亮对这个小儿子的回答非常满意。
张玄之顾敷,是顾和中外孙,皆少而聪惠。
张玄之顾敷是顾和的外孙和孙子,两人都年少聪慧。
和并知之,而常谓顾胜,亲重偏至,张颇不恹。
顾和对他们都很欣赏,但常常认为顾敷更胜一筹,对顾敷更为亲近偏爱,张玄之很不满。
于时张年九岁,顾年七岁,和与俱至寺中。
当时张玄之九岁,顾敷七岁,顾和带着他们一起来到寺庙中。
见佛般泥洹像,弟子有泣者,有不泣者,和以问二孙。
看见卧佛像,弟子们的像有的在哭,有的不哭,顾和问外孙和孙子,为什么会这样。
玄谓“被亲故泣,不被亲故不泣”。
张玄之说,“受到佛的亲近与宠爱,所以哭泣,没有受到佛的亲近与宠爱,所以不哭。”
敷曰:“
顾敷说,“不对。
不然,当由忘情故不泣,不能忘情故泣。”
应该是能够忘情的人不哭,不能忘情,所以哭泣。”
庾法畅造庾太尉,握麈尾至佳,公曰:“
庾法畅去拜访太尉庾亮,手中拿的拂尘非常好看,庾亮问道:“
此至佳,那得在?”
这么好的东西,怎么还能留得住?”
法畅曰:“
法畅说:“
廉者不求,贪者不与,故得在耳。”
廉洁的人不会向我要,贪婪的人我也不会给,所以能够留下来。”
庾稚恭为荆州,以毛扇上武帝。
庾稚恭任荆州刺史的时候,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。
武帝疑是故物。
武帝怀疑是用过的旧物。
侍中刘劭曰:“
侍中刘劭说:“
柏梁云构,工匠先居其下;
柏梁台那样高耸入云的楼台,是工匠先处在里面;
管弦繁奏,钟夔先听其音。
管弦齐奏,也是知音的人和乐工们先审察它的音。
稚恭上扇,以好不以新。”
稚恭进献扇子,是因为它好,不是因为它新。”
庾后闻之曰:“
庾稚恭后来听说这件事,便说:“
此人宜在帝左右。”
这个人适合在皇帝身边。”
何骠骑亡后,徵褚公入。
骠骑将军何充逝世后,征召褚裒入朝。
既至石头,王长史刘尹同诣褚。
褚裒到石头城后,左长史王濛和丹阳尹刘真长一起去拜访他。
褚曰:“
褚裒问道:“
真长何以处我?”
真长,朝廷怎么安置我呢?”
真长顾王曰:“
真长看着王濛说:“
此子能言。”
这一位善于言谈。”
褚因视王,王曰:“
褚裒于是望着王濛,王濛说:“
国自有周公。”
朝中本来有周公。”
桓公北征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,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“
桓温北伐的时候,经过金城,看见从前任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,都已经十围那么粗了,就感慨地叹道:“
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”
树木尚且这样,人怎么经受得起呢!”
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
攀着树枝,抓住柳条儿,泪流不止。
简文作抚军时,尝与桓宣武俱入朝,更相让在前。
晋简文帝任抚军将军的时候,有一次和桓温一同上朝。
宣武不得已而先之,因曰:“
两人多次互相谦让,要对方走在前面,桓宣武最后不得已只好在前面走,于是一面走一面说:
伯也执殳,为王前驱。”
伯也执殳,为王前驱。
简文曰:“
简文帝回答说:
所谓‘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’。”
这正是所谓“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”。
顾悦与简文同年,而发蚤白。
顾悦和简文帝同岁,可是头发早已白了。
简文曰:“
简文帝问他:“
卿何以先白?”
你为什么头发比我先白呢?”
对曰:“
顾悦回答说:“
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
蒲柳的资质差,一到秋天就凋零了;
松柏之质,经霜弥茂。”
松柏质地坚实,经历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。”
桓公入峡,绝壁天悬,腾波迅急。
桓温率兵进入三峡,看见陡峭的山崖好像悬挂在天上,翻腾的波涛迅猛飞奔。
迺叹曰:“
于是叹息道:“
既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,如何?”
既然要做忠臣,就不能做孝子,有什么办法呢!”
初,荧惑入太微,寻废海西。
当初,火星进入太微区域,不久海西公被废。
简文登阼,复入太微,帝恶之。
简文帝即位后,火星又进入太微,简文帝对这事很厌恶。
时郗超为中书在直。
这时郗超任中书侍郎,轮到值班。
引超入曰:“
简文帝招呼他进里面,说道:“
天命脩短,故非所计,政当无复近日事不?”
国家寿命的长短,本来就不是我所能考虑的,只是不会重复最近发生的事吧?”
超曰:“
郗超说:“
大司马方将外固封疆,内镇社稷,必无若此之虑。
大司马正要对外巩固边疆,对内安定国家,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打算。
臣为陛下以百口保之。”
臣用上百口家人的性命来给陛下担保。”
帝因诵庾仲初诗曰:“
简文帝于是朗诵庾仲初的两句《从征诗》:“
志士痛朝危,忠臣哀主辱。”
志士痛朝危,忠臣哀主辱。”
声甚凄厉。
声音非常凄厉。
郗受假还东,帝曰:“
后来郗超请假回会稽看望父亲,简文帝对他说:“
致意尊公,家国之事,遂至于此!
向令尊转达我的问候之意,王室和国家的事情,竟到了这个地步!
由是身不能以道匡卫,思患预防,愧叹之深,言何能喻?”
因此我不能用正确的主张纠正失误,保卫国家,思虑灾难之将至,防患于未然,我的羞愧感慨之深重,言语怎么能说得清啊!”
因泣下流襟。
说完便哭得泪满衣襟。
简文在暗室中坐,召宣武。
简文帝在暗室里坐着,召桓温进宫。
宣武至,问上何在?
桓温到了,问皇上在哪里。
简文曰:“
简文帝说:“
某在斯。”
某在斯。”
时人以为能。
当时人们认为他有才能。
简文入华林园,顾谓左右曰:“
简文帝进华林园游玩,回头对随从说:“
会心处,不必在远。
令人心领神会的地方不一定在很远。
翳然林水,便自有濠濮闲想也。
林木蔽空,山水掩映,就自然会产生濠水濮水上那样悠然自得的想法。
觉鸟兽禽鱼,自来亲人。”
觉得鸟鲁禽鱼自己会来亲近人。”
谢太傅语王右军曰:“
太傅谢安对右军将军王羲之说:“
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日恶。”
人过中年,总是容易被悲伤的情绪感染,每次和亲友告别,都会难过好几天。”
王曰:“
王羲之说:“
年在桑榆,自然至此,正赖丝竹陶写。
我也到晚年了,自然会这样,只能靠听听音乐来消磨消磨时光。
恒恐儿辈觉,损欣乐之趣。”
还经常要担心孩子们过来捣乱,搅了这份雅兴。”